活動訊息
預告/紀錄/媒體報導
綠色投資抗暖化 儲互社綠能短講
5月的週末午後,在板橋教會舉辦的「中華民國儲蓄互助協會 台北區會」(以下稱儲互社)研習裡,出現了15分鐘的「綠能短講」。兩個耐人尋味之處:①「綠能」與「儲蓄」如此不搭嘎的組合,怎會湊到了一起去呢?②「儲蓄互助社」,讓人似懂非懂的名稱,究竟是怎樣的一個組織呢?
(綠色投資 讓錢效益更大)
儲蓄互助社 為了「生活資金」需求的合作組織
與合作社發展的背景相似,儲互社(Credit Union)同樣是在18世紀中葉,備受剝削的低收入者,為了扭轉困境而發展出的「自助互助」組織。當時的農民、工人等經濟弱者,為了度過一時的生活資金難關(如生病、沒錢買食物等亟需用錢的狀態),被銀行拒於門外的他們只能求助高利貸,此後卻陷入更惡劣的還款地獄。
何不大家集合起來,各出一點聚少成多,不為營利,而是彼此互助度過緊急的資金需求,不僅①可解燃眉之急、②避免被剝削的黑洞、還能③有一點利息收入,讓正循環的累積逐步改善生活。如此想法催生出解決「生活資金需求」的合作組織──儲蓄互助社,如今亦皆傳遍全球。
非為營利、非為救濟、乃是服務
乍聽之下,可知儲互社與存錢相關,但和銀行有何不同呢?
現在已是銀行百家爭鳴的時代,但仔細想想就會發現,往往「真正需要」錢的人(經濟弱勢者)、在「真正需要」錢的時刻(溫飽、看病、學費等),往往最難透過銀行解決困難。人口少的鄉鎮部落,基於效益考量,銀行常不願入駐。
與銀行不同,儲互社初衷是社員互助,偏重社區服務、照顧弱勢,而非以賺取利潤(為大股東賺錢)為目的。使用者僅限社員,要有共同關係(如同社區、公司)才可加入。由於有共同關係作為借貸信任基礎,所以借錢不需擔保品(但需保人,並說明用途、償還方式)。主要服務於購置生活所需等消費性放款,還款計畫彈性,鼓勵社員節約、明智地運用貸款。目前台灣儲互社已有300多家,遍佈各鄉鎮。僅僅是這些作法的不同,就能大大有利於協助經濟弱勢者度過難關。
150多年過去,儲互社依舊歷久不衰,而暖化問題也不再是假說。人人都應當為抗暖化盡一份力,儲互社能夠做什麼?
儲互x綠能 善用錢抗暖化
(台中儲互總社的屋頂的天空5號)
綠電合作社的第5個案場「天空5號」,正是台中儲互總社的屋頂。雙方都想藉此契機,把執行經驗、能源議題,和全台各地儲互社員分享,便決定在10場區會中穿插短講。
當天講者黃淑德除介紹天空5號外,也分享了國外的作法。歐美不少儲互社針對:太陽能系統、高效能家電、電動車提供優惠貸款,來鼓勵社員換購/裝設。對公民電廠予以融資,協助其克服初期建置費龐大的門檻。2018年美國甚至成立了專門的Clean Energy Credit Union(潔淨能源儲蓄互助社),提供上述優惠貸款外,讓有心支持環保的社員存錢/消費時也能略盡綿薄之力,將部分結餘用於綠能運動。
接著講者又提出一些今後的發想。可比照歐美儲互社,融資給公民電廠;優惠貸款鼓勵社員裝設太陽能、購置高效能家電,除了降低碳排外,也可以緩解台灣儲互社普遍存多借少的不平衡狀態。
「儲互社作為金融組織,資金活化是事業基礎,何不把投資綠能事業作為選項?」未來,儲戶社可考慮利用自有資金,在協會建物上裝太陽能,一來開源:20年保證電費收益,二來節流:夏季降溫省電、屋頂劣化減緩。此外,儲互社在許多社區深耕多年,信賴與連結是另一項重要資產。儲互社作為表率,在自有或社區屋頂裝置太陽能,便是對「綠能可行」的最佳明證與宣傳。
綠電合作社可協助辦說明會,讓社員認識綠能議題;有興趣了解太陽能系統建置者,提供諮詢、介紹資訊自然不在話下。
(台中儲互總社的屋頂的天空5號)
更多人、所有人 我們的事、我的事!
2019年5月11日在科學家觀測到人類史、甚至是地球近500萬年以來最高的CO2濃度(415.26ppm),持續的415ppm會讓地球達到暖化失控臨界點:+2°C。
目前台灣和全球都已有關鍵的+1.5℃的紀錄,「聯合國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」(IPCC)在2018的報告書說,守住1.5°C有可能,但須「前所未有的努力」。
行動刻不容緩!扭轉現狀也無法只靠少數的單打獨鬥!
每個角色必定都可以找到暖化議題上的舞台,這更是需要所有人共演的代表作。
綠電合作社、儲互社的合演片段剛剛開始,我們不僅希望這一幕長久、越發精采,還希望協助更多不同領域、更多人、更快地加入這個舞台。人類有足夠的資源、知識、技術來解決暖化問題,欠缺的僅僅是整合、行動、無私和「你的加入!」
(同為合作組織的社間合作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