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動訊息

預告/紀錄/媒體報導

活動訊息 活動紀錄
[紀錄] 1006 掩埋、焚燒到太陽能:垃圾變能源的一日見學
活動紀錄
2020.11.14
[紀錄] 1006 掩埋、焚燒到太陽能:垃圾變能源的一日見學

掩埋、焚燒到太陽能:垃圾變能源的一日見學

圖、文:吳宛柔

 

福德坑衛生掩埋場的前世今生

 

10月6日早晨下起毛毛雨,30多位綠電合作社的社員出發前往今日的垃圾學習之旅。

 

賴偉傑老師在車上為我們解說:「今天是一半看能源一半看垃圾。」圍繞於垃圾轉化能源的,是台灣40年來的垃圾政策及管理邏輯的變遷。以往沒有垃圾概念的時候,廢棄物常是用車載到山邊、水邊丟棄,或是自行焚燒。35年前開始垃圾掩埋場的政策,將垃圾聚集,並在底層用防水布防止汙水擴散,將汙水引出統一處理。1985年福德坑衛生掩埋場啟用,1994年因容量滿載而停用。25年前,政府開始垃圾焚化政策,各縣市先後興建焚化爐,現在則轉向零廢棄政策。

 

垃圾掩埋場為鄰避設施,1999年開始復育計畫,2004年轉型為「福德坑環保復育園區」,總面積共98公頃。適逢再生能源發展,太陽能發電缺乏建置的土地及屋頂,尤其台北市寸土寸金,更是遇上瓶頸。因此,行政院於2016年展開「太陽光電2年推動計畫」,規劃於國內停用的掩埋場設置太陽光電,由福德坑衛生掩埋場轉型的「能源之丘」即是第一個掩埋場發電案例。

 

「能源之丘」於2017年掛錶啟用,以公私協力之方式進行,由台北市政府提供土地,大同公司出資建置,總面積3公頃,7680片太陽能板,總裝置容量2MWp,一年可發電達200萬度,約等於570戶家庭一年的用電量。而得標的廠商須將售電所得的10%回饋市政府,一年約100萬元左右的金額。除了福德坑第一掩埋場轉型為「能源之丘」外,第二掩埋場南港隨後也跟進建置「能源之丘2.0」,其太陽能面板及發電量約是「能源之丘」的一半。

 

「能源之丘」的建置商大同公司擁有許多承包公家案場的經驗,林經理為我們介紹由於台灣多颱風、地震,建置太陽能發電廠首要考慮的是結構安全,第二是電力安全。「能源之丘」的特殊之處在於垃圾掩埋場的土質鬆軟,垃圾會隨著時間沉降,無法用一般工法建造。他們特地向美國取經,利用置重式的設計,不做任何對地鑽孔的工程,而是用水泥基座固定,這麼做同時也保留了復育園區的完整性。太陽能板沿著坡設置,看上去高低參差,林經理說坡地也能放置,只是成本相對較高,此案場大約11至12年回本。

 

 

不僅是太陽光電,垃圾掩埋後產生的瓦斯也可作為沼氣發電,園區內的沼氣發電2001年啟用,同樣也是委外經營,一年售電110萬度,沼氣會逐年減少,目前降至一年72萬度左右。

 

於能源之丘前的合照。

 

 

木柵焚化廠:垃圾真的可以變黃金嗎?

 

參訪完「能源之丘」後,我們前往木柵焚化廠,賴偉傑老師問我們:「焚化爐的發電算是生質能、廢棄物能,還是氣電共生?」

 

台灣大型焚化廠有24座,木柵是少數由政府經營的焚化廠,廠內有4座焚化爐。將這4座焚化爐的小煙囪集合成一支高達150公尺,約50層樓高的煙囪,即是我們熟悉的木柵焚化廠代表長頸鹿煙囪。焚化爐裡的溫度高達850至1050度,24小時運作,人員三班制輪流。台北市一天的垃圾量2100公噸,約420輛垃圾車,而木柵焚化廠一天可消化1000公噸的垃圾。

 

賴偉傑老師提到,目前焚化爐燃燒的垃圾組成:40%廚餘、35%紙、15%塑膠、5%是布,剩餘為其他。垃圾燃燒後,體積變為原本的10%,重量變為原先的15%,並產生底渣及飛灰。廠方向我們解釋,顆粒較粗的底渣會利用於鋪路等工程,而飛灰則送至亞泥等水泥廠製成水泥,賴偉傑老師則表示由於底渣和飛灰可能含有垃圾燃燒後的有毒物質,是否用來鋪路或製成水泥應進行評估。我們平日做的垃圾分類和焚化爐最相關的就是,若是沒有確實分類,塑膠袋及電池進爐燃燒會產生毒物戴奧辛,而玻璃和鋁罐則會造成焚化爐的阻塞、故障,工作人員必須穿著特別的裝備進爐清理。

 

一般焚化爐興建時會配置發電機組,光是透過燃燒垃圾就占台灣發電的1%,換句話說,焚化爐其實是小型發電廠。廠方向我們簡報時,是介紹生質能發電,生質能泛指所有有機物質,經轉換所獲得之可用能源。焚化爐可說是生質能源,在發電原理上則透過燃燒所產生高溫高壓的蒸氣發電,目前台電是以汽電共生的方式向焚化廠購入電力,一度電內還分尖峰、離峰之價格,平均售價約1.7塊。台灣的廢棄物能一度電售價約3.9塊,但是針對將廢棄物重製成廢棄物衍生燃料(RDF)進行之規範,焚化爐由於將垃圾直接燃燒而未重製,因此並不在廢棄物能的範疇內。賴偉傑老師提到,焚化爐販售的電力價格其實不高,也和一般的汽電共生價碼不同,因此現在有許多民間的焚化爐業者希望能提高這個價格。木柵焚化廠的年總發電量約7500萬度,其中4成自用,6成售予台電。賴偉傑老師說:「雖然我們都說台北市沒有發電廠,但結果今天看了兩座發電廠。」

 

焚化廠當初設計壽命為20年,1994年開始啟用,目前已經超過年限6年,廠內的零件雖有更新,但老舊的焚化廠還是較易面臨突發故障,需要進行無預期的搶修。焚化廠會每2個月輪流停下4個焚化爐,每3、4個月也必須檢查及清理爐內影響焚燒的物質,一年中歲修2週,和其他台北市的焚化廠相互配合時間。一般來說台北市並不會處理其他縣市的垃圾,除非像基隆或雲林焚化廠還沒完工時,由環保署統籌調度。目前台灣的焚化廠普遍老舊,必須開始思考更新或重建相關之問題。

 

操控垃圾夾取的控制室。

 

人類欲望的殘餘。

 

現場看的垃圾量很令人震撼,在夾取垃圾進爐燃燒的同時,底下亦有垃圾車在不斷添入新的垃圾。

 

由側邊拍攝的四個焚化爐投入口。

 

在參觀焚化爐前,廠方讓我們玩了一個垃圾大富翁的遊戲,燃燒更多垃圾的人能獲得更多資金,進而擁有更多焚化廠。賴偉傑老師卻質疑這個環境教育的設計概念,他認為垃圾應是以減量為主,而非用垃圾作為資源來進行教育。10年前台灣人均一天會產生1.3公斤的垃圾,到了近年則降至0.39公斤,這表示大家有認真執行垃圾減量。但是,民生廢棄物減少,焚化廠為了營運,反而進更多事業廢棄物來燒,賴偉傑老師認為事業廢棄物應受到管制。不僅如此,為了不要燒出戴奧辛,垃圾分類應做得更細,並且不要讓含氯物質、重金屬,及燃燒不完全的東西進爐,如:塑膠、鹽、廚餘、金屬物、雜誌報紙等。賴偉傑老師說:「提倡垃圾分類,實際上也是為了我們自己的安全和健康。」

 

黃淑德理事主席也補充道:焚化爐的公司其實都是核電廠來的,在1980年車諾比事故之後,核電廠工業為了生存,將技術轉移至興建焚化廠。焚化爐和核電廠都屬於「後悔策略」,現在不做會後悔,但做了之後未來還是會後悔。我們雖然能將部分垃圾轉化為其他能源,但它不是沒有外部效應,也並非最好的解方。垃圾是無法變為黃金的,焚燒不會讓垃圾消失,也會產生有毒的戴奧辛、底渣、飛灰等物,垃圾可以再利用固然是好事,但要切記從源頭減量及確實分類才是最重要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