能源議題 探討
[探討]創造能源轉型新未來(20180723-陳怡潔、林子倫)
能源議題

能源議題

專文探討/時事報導

能源議題 探討
[探討]創造能源轉型新未來(20180723-陳怡潔、林子倫)
探討
2018.07.23
[探討]創造能源轉型新未來(20180723-陳怡潔、林子倫)

能源轉型的思考與實踐 (一)

台灣能源轉型的政策與挑戰

採訪整理:陳怡潔

主講:林子倫(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)

( 原載於《台灣教會公報》3465期,2018/07/23)

 

台灣電價世界第三低 總碳排占全球約1%

  台灣僅有2300萬人,但總碳排量占全球約1%,而台灣的能源80%由海運進口而來,但電價卻是全世界倒數第三名。2016年起,蔡政府積極推動能源轉型,訂下2025年達成非核家園、再生能源發電占比達20%的目標,在能源轉型的路上,我們的電力供應和電價到底會受到什麼樣的影響?

 

創造能源轉型新未來

  為什麼台灣需要推動能源轉型?全球減碳和非核家園是重要的觸動因素。非核家園的推動始自1980年代,台灣的能源轉型目標是2025年達成非核家園與再生能源發電占比達20%,因此,蔡政府從2016年5月開始推動能源轉型政策,以能源安全、綠色經濟、環境永續和社會公平為核心價值。

 

攝影師:Miguel Á. Padriñán ,連結:Pexels

 

  另外,政府也推動《電業法》修正,要讓台電的角色開始改變,過去已經將發電端開放給民間企業,但配售仍掌握在台電手裡,目前要買綠電都還是透過台電。而《電業法》修正目的是要逐漸開放售電業,未來,除了輸電的電網還是國家掌控之外,希望今年或明年,台灣就能有新的售電業者出現,讓市場更活絡。以後購電就像買手機一樣,可以尋找不同方案,希望6到9年後,台灣就能有所改變,促進電業和能源的轉型。

 

今後趨勢 核電成本不斷上漲

  如手機、記憶體等所有技術發展,初期一定都比較貴,但現在越來越便宜,這是技術發展很正常的模式,不過,核能卻是唯一不會越來越便宜的技術,因為當一次核安事故發生,對安全的要求就會越來越高,成本就會提高,加上核廢料處理問題,所以核能發電會越來越貴。

 

電價上漲? 燃料價格才是主因

  民眾可能認為能源轉型會使電價上漲,但事實上,電價上漲的真正原因是設備投資和燃料價格,我們現在有80%能源還是依賴石油等化石燃料,所以國際油價上漲也會牽動電價。

 

  電價上漲的真正原因不是能源轉型,事實上,過去幾十年來,電價波動的最大原因就是我們過度依賴化石能源。能源轉型當然需要成本,但說能源轉型是造成電價上漲的原因,有點倒果為因,因為能源轉型目的在於不要再這麼依賴化石燃料。我們甚至可以預估,當再生能源發電占比發展到30%、40%或50%的時候,我們的電價可能會下降,因為設備投資成本已被攤提,而風力、太陽能、地熱不需成本,電價將不再受全球能源價格波動的外在影響。

 

  而這也是為何美國、德國等國家都希望能源自主的原因,例如德國的能源自主,能讓他們不受俄羅斯在冬天切斷天然氣供應的威脅;美國的能源自主,能使他們降低對中東產油國家的依賴,對中東政治問題就能有不一樣的解法。

 

當負擔「外部成本」成為必須 綠能更便宜

  再生能源的價格會越來越有競爭力,因為其他種類的能源會開始需要負擔外部成本,例如火力發電的燃煤很便宜,但其實外部成本是轉嫁到健保費、空汙問題上。

 

  現在的缺電、跳電常常不是因為電力真的不足,而是因為電網系統的問題,台灣上一次真正嚴肅面對這個問題,是921大地震讓我們看到了台灣南北電網的脆弱,而現在新的問題是,台灣目前的電網,是否能適應當前氣候變遷的挑戰?所以,現在的跳電等電力供給問題和能源轉型沒有直接關係,關鍵在於如何去強化電網中脆弱的部分。

 

台灣風電全球廠商爭 為什麼?

  離岸風電是老天給台灣一個非常重要的禮物,台灣海峽的狹長位置帶來強勁風力,使台灣成為全球前十大優秀離岸風場,而這也是為什麼台灣這次離岸風電競標,全球前幾大風電開發廠商都來投標的原因。

 

該圖片由DetmoldPixabay上發佈

 

  有人說離岸風電是政府要投資2兆,但其實我們引進德國的FIT躉購制度(綠電保價收購制度,Feed-in-Tariffs, FIT),乃是設備由廠商自行投資,發出電後,政府再購電,用電費補貼來攤提投資成本,也能確保業者長期穩定發電。有人擔心若發生颱風吹倒風機而造成無法發電的情況,怎麼辦?一支離岸風機要投資十幾億,若發不出電就拿不到錢,所以廠商一定是評估過後覺得可行才投入。從德國、英國、荷蘭等國FIT發展風電的例子來看,都是初期用較高價率來補貼,但未來隨著產業逐漸成熟,價格就會慢慢下降。

 

尖峰光電發電量 超越核一機組

  光電的發電型態其實和台灣用電型態較一致,因為夏季是用電高峰,而光電也是在夏季發電能力最大。到今年5月初為止,台灣已經有超過2GW的太陽光電併網,在尖峰時間的發電量,其實已經超越核一機組的發電量,真的是事在人為。去年政府也提出了綠能屋頂、全民參與方案,有六個縣市參與。而在技術端,台電也成立了公民電廠的小組,希望能有更多民眾參與 。

 

該圖片由andreas160578Pixabay上發佈

 

節能x創能 雙管齊下

  除了創能,節能也是能源轉型的一大重點。節能其實有很大的空間,可以透過管理層面來做。節電是最好的投資,不是要降低生活水準,更不是不開冷氣、回到原始時代,而是在舒適的環境下,透過管理,做更有效率的運用。例如台灣大學一年電費約5億,但專家評估表示,若透過有效管理,甚至不需要更新設備,就能年省6%電力,也就是能省下經費3000萬元。我們有理財等各種管理師,而未來「理能」專家會越來越多,例如現在民間就有所謂「節能風水師」。

 

已獲《台灣教會公報》授權轉載
https://tcnn.org.tw/
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
【關懷我們的家園】系列講座之二:能源轉型的思考與實踐

2018年是生態關懷者協會(TESA)成立20週年,TESA與多個單位於4月世界地球日至6月的環境關懷主日之間,在濟南教會舉辦「關懷我們的家園系列講座」,主題涵蓋RCA工殤、環境運動、社會責任、能源轉型、低碳生活等。本文為當時講座內容整理。